论"云中楼阁"——闲话app分发之道

世间本无路,"优化"的人多了便成了囚笼。

近日见得后生们捧着发光的铁匣子手舞足蹈方知,"应用商店"竟也成了新的衙门。

京城茶馆里听两后生争执:"吾辈心血开发的app竟被下架三次!""兄台尚算幸运,"另一人呷了口苦茶,"我那教育软件倒被归入博彩类目了。"众人哄笑间忽而沉默——这铁皮箱里的规矩原比紫禁城的门禁还难琢磨。

空白的占位符

某日拜访留洋归来的周先生:"君看这分发平台可像旧时当铺?"他指着墙上挂的算盘道:"开发者递上应用如同典当物件儿——算法是那朝奉的老花镜,"啪地一声拍在案几上:"三五日审查倒像验尸般仔细!"


if (app.contains("创新")) {
    return "违反条款4.2.6";
} else {
    return "违反条款4.2.7";
}

茶楼跑堂的李二忽发高论:"诸位可听说新式卖身契?那些个签名证书、"企业级认证",与城南八大胡同里的卖身文书有何不同?不过是把红手印换成了指纹识别。"满座皆惊时他又补道:"倒是能随时远程作废这点子新鲜。"

旧时规矩 今朝条款
"抽水三成" "服务费30%"
"保人担保" "第三方认证"

(注:此表格宜就着二两黄酒观看)

夜访报馆老友陈先生:"君可见过现代的狸猫换太子?那所谓官方渠道里正版软件与仿冒品纠缠不清的模样——倒是验证了达尔文先生的学说。"说罢翻出几份投诉信笺:"这个记账软件昨日还是正人君子模样,"他推了推眼镜:"今晨便学会偷窥用户相册了。"

  • "优化用户体验"实为索取通讯录权限
  • "提升服务质量"暗藏后台定位追踪

"审核者何人?答曰算法;算法何物?答曰机密。"

西郊教书匠王先生的新奇见闻:某健康软件因包含心脏图标被判涉医;某读书app却因收录《本草纲目》被指传播违禁知识。"想来华佗先生若在世也要领个非法行医的罪名",他蘸着茶水在石桌上画了个笑脸符号。

有青年创业者诉苦:三月开发期抵不过三天审核期;五年心血不如大厂随手改个包名重发。


余话未休时茶馆已打烊...

(作者按:本文纯属虚构若有雷同请咨询贵司法务部)

>点击查看后记<

写完此文莫名收到某平台推广邮件:尊贵的开发者您已获得加急审核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