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那"一键"的造化

近来坊间忽兴起些新奇的物什唤作"应用分发平台",说是教人将那些个手机软件顷刻间撒向四海八荒去。我本是不信这等巧宗儿的——当年在北平印书时需辗转数个书局的日子还历历在目——却不料后生们当真在键盘上敲打几下便成了事。

窗外的梧桐叶子簌簌地落着﹐倒像极了那些个应用商店里此起彼伏的下载数字。开发者们捧着这面叫做"云端"的镜子﹐里头映出千百个应用市场的倒影﹐只消按个钮儿﹐便有无数分身从那镜中跳将出来。

这世道变得快得很。"从前慢"三个字﹐用在今时今日竟成了天大的笑话。"先生可曾见过这样的事?"隔壁新式学堂的教员张君举着手机问我﹐屏幕上密密麻麻列着三十余个渠道名称。"昨儿夜里上传的应用﹐今晨已在五湖四海生了根。"

我望着他眼里跳动的光﹐恍然看见二十年前在绍兴茶馆里说《封神演义》的说书人——只是那掌心雷换作了云计算﹐遁地术变作了CDN加速。

然则凡事总有两面罢?那便利处自不必说﹐但见那各色平台渐次生出些怪现状来:有打着自动适配旗号却暗改包名的;有声称智能分析却在后台窃数据的;更不乏披着分发外衣行那流量劫持勾当的。

  • 某开发者哭诉其应用图标无端变成狗头
  • 某公司发现自家软件凭空多出三十种语言包
  • 某游戏安装后竟自动订阅了西洋魔术课程

这些故事听来荒唐可笑﹐却教人想起《狂人日记》里月光下的白字——新技术的光明处愈亮堂﹐背后的阴影便愈深邃。

"不过是个工具罢了!"主张全盘西化的李四爷常这般说道:"当年火车初现时不也有人说会震断龙脉么?"话虽如此﹐我却亲眼见着他家小子对着后台数据抓耳挠腮——原是那智能报表将苹果与安卓的用户混作一团统计了。

旧法发布一键分发
耗时七日又三时一盏茶功夫
差错率常有人为疏漏
掌控感"十指沾泥终不悔" "身在云中不知处"

"这表格里的学问深得紧呐!"茶馆赵老板眯着眼看罢叹道:"倒像是阴阳鱼般首尾相衔了。"众人哄笑间﹐我却想起故乡石桥上的青苔——方便走的路总是滑得很。

五(代结语)

夜已深了。
窗外飘进几粒雪珠儿。
案头的手机忽然震动起来:
「您的新版本已在82家商店过审」
忽明忽暗的蓝光里
我分明看见
千万行代码正在虚空中
编织成一张大网——
有的用来捕鱼
有的却在捕风

远处传来卖馄饨的梆子声。
三更天了。

写于上海租界寓所灯下
一九二三年冬(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