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匣子里的数字饕餮(封装app)
论那铁屋子里的方寸匣子
近来京城里忽然刮起一阵妖风﹐说是要将甚么网页拾掇拾掇﹐塞进巴掌大的铁匣子里去卖钱﹐唤作"封装APP"。我本是不屑理会这等奇技淫巧的﹐直到某日见着茶馆伙计捧着个黑漆漆的物事傻笑﹐才惊觉这瘟疫已染了整座城池。
"先生您看﹐这旧年间的评书段子都装进匣子里了!"伙计将冰凉的铁块直往人眼前送﹐屏幕上泛着幽幽青光。
一、所谓封装者何?
那班穿西装的少年郎们举着洋文招牌叫嚷:WebView者﹐乃新时代之牛皮膏药也!只需寻个现成的竹篾架子﹐把别人家的窗花剪纸囫囵贴将上去﹐便敢称是独创的雕梁画栋。
- 美其名曰"降本增效"──倒不如说偷工减料来得爽利
- 自夸"用户体验革新"──实则是把八仙桌锯成马扎儿
- 鼓吹"移动互联网+"──不过是给驴车套上汽车壳子

(注:此图描绘现代方士以符咒包裹网页之术)
二、速成的作坊最是吃人
前日路过城南胡同﹐竟见三五家新开的铺面挂着同样幌子:"七日包会APP封箱大法"。里头坐着些蓬头垢面的书生﹐两眼发直地盯着西洋镜似的发光板子。
传统匠人 | "封装术士" |
---|---|
三年磨一剑 | 三刻钟造百器 |
精研榫卯结构 | 专攻胶水配方 |
"这椅子能传三代人" | "下月换个壳再卖一轮" |
有看官要问:这般粗制滥造的物事怎就有人买账?且听我道来──那市井间流传的谚语最是精辟:"粪土糊金纸‚烧香拜手机。"如今的看客们早被迷了心窍...
[参见《狂机记》第三章]三、活生生的吃人案例
某生甲午年习得此法 乙未春便挂牌称大师 丙申冬已有百徒跪拜 丁酉夏忽闻哭声震天: 原是其徒孙辈套壳骗钱 反害得老先生名声扫地 呜呼!新式吃人筵席不吐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