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套壳"APP之盛行

近来市井间忽兴一风潮:但凡是个网站便要套层壳充作APP示人。

"不套个壳怎显得与时俱进?"茶馆里穿格子衫的后生啜着咖啡如是说

这使我想起二十年前乡绅们争穿洋装的滑稽来——长衫还是那件长衫(虽则内里爬满虱子)单在外头罩件西装马甲便觉着得了维新真传。

破旧长衫外罩西装马甲的简笔画

一 套壳术考

所谓封装大法不过三种伎俩:

  • WebView之术: 如裱糊匠般将网页囫囵裹进容器
  • PWA之道: 在地址栏贴张膏药充作门神
  • 混合开发法: 东市买骏马西市配鞍鞯的勾当
流派耗时(日)银钱(贯)
原生开发603000
套壳大法3300
*数据取自城南外包作坊王掌柜口述

这等行径倒教我忆起未庄赵太爷翻修祠堂——梁柱早已蛀空只拿金箔贴了表面。

function createApp(url) {
    webView.loadUrl(url);
    return "移动应用";
}
// 如此代码竟要价五百大洋
}

二 众生相录

(甲) 东家说辞

"投资人要看的就是LOGO出现在应用商店!"醉醺醺的张董事敲着桌子:"用户体验?那是后话!"

(乙) 匠人心曲

"我岂不知这是糊弄人的玩意?"程序员老李在烟雾中咳嗽:"可房贷催得紧..."

"三十年前造门户网站
二十年前做SEO优化
十年前玩公众号
现如今都来赶APP大集"
——城南摆摊写代码的老孙头
蒙眼狂奔的人群举着不同年代的IT标语牌

三 滑稽列传

CASE Ⅰ:新闻客户端奇谭

"您的设备不支持横屏阅读",打开某新闻APP只见浏览器提示闪烁——原是直接嵌了PC网页。

CASE Ⅱ:电商闹剧

"立即下载最新版",点开却跳转应用市场重装同样版本——只为刷个激活量。

诸君可见过这等奇景:APP启动时先加载5秒网页再弹出升级提示强迫下载新套壳包? ——某深夜崩溃开发者手记

余论

这世道向来不缺聪明人:当年给算盘贴二维码说是智能计算器者今又改行做套壳营生。
只是苦了那些举着旧手机的用户们在无数空白页与闪退提示间茫然四顾。

有人说这是过渡时期的阵痛我却要问:痛的是拿针的还是被扎的?新技术的幌子下藏着多少旧把戏?当年吃人的礼教换了张电子脸谱又来也!

夜深忽忆阮籍穷途之哭——如今这互联网丛林里迷途者又何止万千...

枯树旁堆积如山的智能手机残骸
注:文中人物情节皆系虚构若有雷同
恐怕不是巧合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吧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