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那"方寸之间"的乾坤

近日得见街市中人皆低头疾走﹐手指在那寸余见方的玻璃片上翻飞﹐恍若旧时烟馆里吞云吐雾的瘾君子。细观之﹐原是那唤作"应用市场"的新鲜物事﹐教人昼夜难离。

一丶所谓"便利"背后的勾当

初时听闻应用分发云云﹐倒像是乡间货郎担着各色杂货走街串巷的模样﹐不过换了副电子皮囊罢了。谁曾想这方寸之地竟也生出许多魑魅魍魉来——开发者须得向那平台老爷缴纳三成供奉﹐美其名曰"渠道费"。这情形倒教我想起绍兴城里收保护费的青皮混混﹐只是穿上了西服革履。

"那些标榜'开放'的平台当真开放么?不过是资本家的新衣罢了。"

二丶审查制度的新面孔

且看那些个应用商店的审核条例﹐密密麻麻足有万言书之厚﹐堪比前清文字狱时的禁书目录。有个开发聊天软件的年轻人说﹕上月递交二十次都遭驳回﹐最后竟要交五千银元买什么加急通道——这和衙门里差役索贿有何两样?更有甚者将自家软件置顶月余﹐那排场倒似戏园子里的名角儿挂牌。

旧时衙门今之平台
火签传票审核通知
师爷润笔费加急服务费
鸣冤鼓申诉邮箱

三丶用户成了待宰羔羊

寻常百姓更是不知不觉着了道儿!某日见小儿玩游戏竟扣去话费数百元﹐问之则曰﹕"不过点了几下确认键"。这让我想起咸亨酒店里赊账的孔乙己——只是现在连欠条都不用写就划走了银钱。

  • 隐私条款长过裹脚布却暗藏玄机
  • "个性化推荐"实为窥私利器
  • 账号注销比骆驼穿针眼还难
    • 四丶光明何在?路在何方?

      有人提议另立门户搞什么去中心化商店﹐我看也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君不见当年剪了辫子却留着奴性的人何其多也!倒是该学学中药铺子的规矩﹕明码标价不说假话丶童叟无欺不卖假药。

      若要做到这般境地:
      一曰破除垄断藩篱
      二曰建立公审机制
      三曰保障用户权益
      此三者缺一不可
      然现今世道...
      唉!
      难矣哉!
      
      
      
      尾声:救救孩子...

      夜深忽忆起《狂人日记》中语﹕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的字缝里透出吃人的本质。如今这些光鲜的应用商店何尝不是如此?只是吃相更斯文些罢咧!我仿佛看见无数孩童的眼睛正被这电子鸦片熏得通红——他们可还能记得春天麻雀扑棱翅膀的声音么?可还能分得清现实与虚拟的界限么?呜呼!救救孩子...


      某年某月于沪上寓所灯下急就
      仿树人笔意戏作此文
      切莫对号入座尔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手机系统的围城:苹果与安卓分发之道(苹果安卓分发)
下一篇 论'尝鲜'者说:在未知中前行(app测试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