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世代的'洋火匣子':从应用分发到数字鸦片(分发app平台)
论新世代的"洋火匣子"
一
这年头总见些怪事体:街市上的人捧着铁皮匣子踱步也罢﹐竟连三岁稚童也攥着发光的薄片痴笑。我初时道是西洋镜的新花样﹐后来才晓得这叫甚么"应用分发"。原是比从前卖梨膏糖的货郎担还机巧﹐将各色杂货一股脑儿塞进方寸之间。
"先生且看这好物事!"戴圆框眼镜的后生擎着手机晃眼:"这应用市场里要甚么有甚么﹐美食美景美人都装得下。"我瞧着那五彩斑斓的图标﹐倒想起绍兴城里那些个胭脂铺子的幌子——只是更花哨十分。
二
细想来这等物事最可怖处﹐在于教人以为得了自由﹐实则做了囚徒却不自知。你看那推荐算法似殷勤的堂倌﹐实则早将各人的脾胃摸得透彻——今日推你东坡肉﹐明日便送来佛跳墙﹐直教人撑着肚皮还要叫好。
- 某日见报童蹲在巷口划拉屏幕半日不挪窝
- 茶楼里说书先生的醒木竟敌不过短视频的叮当声
- 连城隍庙前的香火钱也要扫二维码供奉了
这光景倒教我记起《狂人日记》里写的: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这些个应用平台何尝不是新式的礼教纲常?不过换了副赛博菩萨的面孔罢了。
三
有友人作过统计学的勾当﹐说现今应用市场九成流量竟被百中取一的软件占了去。余下的如同酱园里的腌菜坛子——挤挤挨挨却永不见天日。
名目 | 数目(万) | 活人使用率(%) |
---|---|---|
"必装"软件 | 50余款 | 87.6|12.4 |
"僵尸"软件 | 300余万款 |
(此数据系杜撰)
这等悬殊倒应了那句老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只是这数字时代的朱门换作科技巨头的金字招牌罢了。
四·余话
近日听闻某大厂又推什么"元商店",要将虚实两界都收入囊中。呜呼!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这些商贾的!
数字鸦片非妄言 方寸之间锁乾坤 若将自由换便捷 来日方知困樊笼 ——自题打油诗
诸君莫笑我这老头子迂腐——当年科举废了八股文尚有余毒未尽﹐如今这算法推荐的新八股文正在吞噬后生们的灵性呢!到底是要做科技的主人还是奴隶?诸君且细思量罢。
*文中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个人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